出云地方的手工抄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奈良正仓院宝物中就保存着距今有1200年历史的出云纸。
手工抄纸最繁盛的时期要数江户时代松江初代藩主松平直正在位期间。他积极召集故乡的越前(福井县)造纸工人在松江市郊外的野白(地名)建官用造纸作坊。
江户时代中叶八云地区受到这项政策的影响,手工抄纸小作坊达到30余家,后来由于机械制纸业的发展,现如今只剩下2家。(平成22年为止)
安部荣四郎明治35年出生于岩坂村的手工抄纸作坊之家。在周围的艺人不断放弃手工抄纸技艺的时期,安部坚信好纸一定能幸存下来,所以一直坚持传统技术至今。
昭和43年手工抄制雁皮纸技术被认定为国家级重要无形文化遗——“人间国宝”。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还在美国,法国,中国等地先后举办了多场个人展览,弘扬日本手工抄纸和纸的美和坚韧不拔的精髓。昭和59年(1984)年去世之后,
现如今出云和纸由其孙子信一郎和纪正兄弟作为继承人,继续传承着这项技术。
1 砍下的树枝,上锅蒸后去皮。用刀将外面的黑皮剃掉取白皮作为和纸的原料。因为干燥后的白皮便于保存,所以抄纸的时候将干燥的白皮放在水中泡一夜,然后再用刀去掉白皮上的疙瘩就可以使用了。一般3张白树皮就可以做一张和纸。
2 将白树皮和能使白树皮变软的石灰一起放入大铁锅中煮。
3 变软后的树皮必须放入清水中再次过滤去除污垢,同时为了使纸张更美观必须将每根植物纤维上的杂物都要挑出来。这样的工序需要重复3次才可以,所以非常费事。
4 将树皮打碎制成纤维,这就是纸浆。以前一直用棍棒敲打的方法,现在主要用脚踩式石磨和打碎机器。
5 抄纸槽中加入纸浆,水和黏和剂搅拌均匀,然后用抄纸竹筛将混合好的纸浆水抄起来。黏合剂的作用是使每张纸和每张纸之间不需要任何隔离物就可以自然分离。抄纸最难的技术是每天抄200张纸并且每张纸的厚度都保持一样的厚度。这门技术一般都是经过长期经验积累的老艺人凭感觉才可以做到。另外使用的水质也非常重要,如果水质坏到都不能让泥鳅生存的话,那么纸浆的纤维受损,做出来的纸的质量也不好。
6 刚刚抄出来的纸有很多水分,所以需要用重力从上面施加压力压掉多余的水分。
7 榨干水后的纸要一张张剥离开,然后晾干。干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纸贴在木板上使用日光晾干,另一种是将纸贴在蒸汽铁板上用火力烘干。
双子叶植物科多年生落叶矮小灌木。因为雁皮的纤维细致紧密,所以用雁皮过滤后制造的雁皮纸具有独特的光泽、不褪色、防虫、耐水等优点被誉为和纸之王。从古代开始雁皮纸一直用来作为永久保存用的记录用纸。雁皮和楮树,三桠不一样,因为人工栽培很难,所以只能靠采集野生的雁皮用于生产。
桑科多年生落叶矮小灌木。楮皮的纤维和其他和纸原料比起来显得较为粗长,同时很有弹性所以制造出来的楮树皮纸韧性强即使揉搓也不会破裂。因此楮树皮纸被广泛应用于版画,拉窗,装订本的书皮等。楮树皮纸非常容易被虫蛀所以现在的制造过程中添加了特殊的防虫工艺。
和雁皮一样属于双子叶植物科多年生落叶矮小灌木。用三桠皮造纸开始于日本的近世时代(约400年前)。三桠皮纤维比楮树皮的纤维更纤细更有光泽所以适用于纸币,书写用纸,书籍印刷纸等等。